刘光建“助残长征”之旅的(宣传)交通工具。
“长征”途上甜苦自知
“你宣传雷锋干啥?”“雷锋是你家兄弟吗?”“凭你们几个擦鞋工能改变当今社会的风气?”每到一个地方,都能听见不同的声音。刘光建有许多的已经快被翻烂的本子,有一本专门记录了类似这些的话语。刘光建告诉记者,他也在做社会调查和总结。有人说刘光建是“活雷锋”,也有人说他是“炒作”。这些讽刺在伤害着他的心的同时,也在一次次地坚定着他要继续完成雷锋宣传之旅的决心。
“刚开始,我还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说,大家应该对学雷锋不陌生啊!后来,慢慢听得多了,也就习惯了,自己琢磨着,这人呀,受社会的影响多种多样,思维想法也不同,无法统一苛求的。再说,以前当兵遇到那么多的艰苦都能杠住,这些都不算什么了。但有时候听到还是会有些心痛的。”刘光建微笑着说。
有人说刘光建是“打着雷锋的旗号行骗”,刘光建笑着说:“我常说一句话,你说我是骗子,你知道我是谁吗?你了解我吗?我是打着党的旗号,为人民服务的旗号来行骗吗?如果是的话,全国这么多好心帮助我都是帮凶咯!”
“每天餐风露宿,还不时忍受别人的讽刺、挖苦,这种生活肯定有苦,但是我更多觉得是快乐和幸福。”在一路风尘中,刘光建体会了很多的温情和感动。 他告诉记者,这12年来,他既遇到很多让他觉得灰心的事情,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。也正是因为这些好心人的帮助,让他更坚定了自己走遍全国的决心。
他永远不会忘记,在山东,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,风湿痛导致腿脚不好,走起路来还有点拐,但在一个下雪天,他还在车上睡着呢,她来敲门,给他端来荷包蛋、油条。他感冒了,她又给他送来自己煎的中药,还有炖鸡和排骨。大年三十的晚上,他正睡在车里,一个初中生来敲门,小丫头端着一盆饺子,说是她爸爸让给送来的。刘光建特别提到,上个月(9月)在拉萨,有两个藏族小兄妹,给他送了两个鸡蛋、酥油茶、梨、葡萄和哈达。他说,哈达和酥油茶是藏族同胞对友人最高的敬意,我很感动。
刘光建拿出一沓新旧参差的A4纸,上面记录了他12年至今在全国接收到好心人的帮助:程二虎 一打工仔 方便面十包;闫克明 太原市电脑业务员 牛奶一箱;王女士 上海文化传媒工作者 500元;民众 不知姓名 送来肉、菜、水...类似这样的记录已经密密麻麻有很多页纸。好心人也是志愿者,他们来自各个年龄段,社会各个领域行业。
刘光建在擦拭车厢上的雷锋宣传画。
“看得清楚伟大,才是真正的伟大”
“几年走过这么多地方,辛苦吗?”记者问。刘光建说:“这个不能说不辛苦,但是我是快乐的,因为我尽了自己的责任,实现了我的价值,我唤醒了社会对思想道德的重视,不让人们忘记雷锋。”刘光建说着如数家珍地拿起自己多年来收集起来的相片,文字资料,这些资料记录了他一路上在街上擦鞋,在军营﹑监狱﹑学校开讲座的事迹,里面一张纸上还有一首福建作曲家为他作的歌曲《擦皮鞋的雷锋》。还有群众自发筹备组织《刘光建慈善文化研究会》,帮他宣传雷锋精神。这些是刘光建一路上最大的幸福与收获。
对于什么是雷锋精神,刘光建有着自己的理解。他说:“做好事要从点点滴滴做起、从长期久远做起、从默默无闻做起、从任劳任怨做起、从不计得失做起、从甘于奉献做起,只要你按照这个标准做下去,你就是在学习雷锋,只要你这样做了,就是在发扬雷锋精神。”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在了解了刘光建的事迹后说,“刘光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学雷锋方式和途径。那就是让雷锋形象更接近大众,让人人认识到,任何人都可以学雷锋。”
刘光建告诉记者,他很喜欢和年轻朋友交流,在全国很多高校,他被聘为校外辅导员,给学生做讲座。他希望,年轻人无论何时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,更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,努力寻找建立自己的精神信仰,没有信仰是可怕的,是无法推动社会前进的。
在快结束采访的时候,刘光建又去包里翻出了一本破旧的本子,很快翻到一页给记者看,上面写着:刘爷爷,您是一个伟大的爷爷,我们应该以您为荣!新疆维吾尔族小姑娘五年(一)班,夏依旦。刘光建说,我不是在宣扬我自己,而是想让你看到,这才是真正的伟大,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,她能明白什么是精神,它的内涵是什么,“看得清楚伟大,才是真正的伟大”这个孩子值得记住。
74年前,郁达夫在悼念鲁迅的文章中说过一句话:“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,有了英雄而不知崇仰的民族,是一个可怜的奴隶之邦。”庆幸,雷锋还没有被忘记,雷锋精神还在传递。
在西边天空出现一片火红的晚霞时,刘光建和记者挥手道别。